三医协同织密民生保障网
8月12日,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近年来,青海省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锚定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抓手,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系统集成、推动先行先试,构建起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协同机制,让改革红利持续惠及各族群众,筑牢民生保障的坚实防线。
基层能力提升惠及民生,全省46个县域医共体巩固运行机制,推动行政、财务、业务、药品、信息、医保、绩效等统一管理,实现了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四个共同体”,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县域内住院量占比达55.95%。建立省垣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机制,通过“机制+专家+技术”方式,有效破解了西宁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无医共体牵头医院的难题。便民服务举措落地见效,制定《进一步做好全省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扩充互认项目、扩大互认范围,全省医疗机构影像检查互认项目由28项增加到80项,检验互认项目由54项增加到243项,有力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在10家医疗机构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满足了患者和家属多样化、多层次的就医陪护需求。医保体系稳步健全,在全国率先实现居民医保省级统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职工医保省级统筹。在全国率先实施“一卡通全省,省内无异地”,切实解决了区域间、城乡间医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参保群众跨县区、跨市州流动提供了极大便利。保障功能持续提档升级,深入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改革,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不断强化。全省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女职工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生育住院产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医保全额支付。扎实做好巩固衔接工作,全省重点人员100%参保、100%享受待遇,截至目前,共为50.09万名农村低收入人口支付参保资金1.05亿元。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易返贫致贫人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持续保持80%以上,共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12.25万人次,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底线,医保巩固衔接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记者 徐顺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