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收购万达酒管后的疯狂猜想
文 | 酒管财经
同程收购万达酒管,让整个酒旅圈感到振奋。
这是行业在近几年少有的并购案。由于双方身上标签的多重性,行业内外对此收购之后产生的影响又多了些讨论和畅想。
未来,同程的酒管业务将走向何方?万达酒管又会如何发展?本土高端酒店集团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甚至,我国酒店业的市场格局,是否又会面临调整?
厘清几个基本事实
4月17日,同程旅行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拟通过全资附属公司eLong, Inc.收购万达酒店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万达酒管”)100%股权,初始代价约24.97亿元。
外界关于这次收购的讨论很多。《酒管财经》认为,部分探讨存在对于收购事实的混淆。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同程收购的是万达酒店发展(00169.HK)的酒店业务,而非万达酒店发展。不过,卖掉酒店业务之后的万达酒店发展,的确也没多少资产了。
万达酒店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是港股上市公司万达酒店发展(00169.HK)的子公司。
万达酒店发展主要有两块业务:一个是酒店业务,另一个是物业业务。
酒店业务包括:酒店营运与管理服务,酒店设计与建设管理服务;物业业务包括:投资物业租赁。
而同程此次收购的万达酒店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就是经营万达酒店发展的酒店业务板块。
在2024年,万达酒店发展收益为9.91亿港元。其中,酒店业务收益为8.92亿港元。物业业务收益为9929.8万港元。

▊ 万达酒店发展财报
同程旗下有酒管板块,为艺龙酒店科技。不过,同程收购万达酒管的主体为全资附属公司eLong, Inc.。后续万达酒管的业务,大概率可能会整合或注入到艺龙酒店科技的版图中。
2、董事辞职与竞业协议
同程与万达酒管发展均在公告中提到了这两点内容。
这里需要注意,董事辞职不等同于我们传统理解的“高管辞职”,前者的范围更小。
并且,是目标公司——万达酒店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的现任董事辞职,而非万达酒店发展的现在董事辞职。尽管这两个经营主体的董事可能有重叠的部分。
根据万达酒店发展的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宁奇峰、刘英武;非执行董事——韩旭、张霖、丁本锡;独立非执行董事——陈艳、何志平、滕斌圣。
竞业协议是指的是:
大连万达承诺于10年内不会直接或间接参与万达限制业务,且自协议生效之日起的20年内不在万达限制业务中使用万达商标;
双方承诺12个月内不招揽对方雇员,大连万达进一步承诺5年内不诱使万达酒管集团运营所需的若干重大合约终止。
这里提到的“万达限制业务”是指:酒店委托管理及特许经营业务;连锁式、规范化、单一酒店项目的酒店设计及建设咨询,惟不包括万达许可业务。
这个承诺翻译过来可以简单理解成:
大连万达在未来10年内不会再碰酒店板块的业务了。
万达整个大盘的资金状况,每一个人都有所感受。但当它卖掉酒管业务,还做出以上承诺时,多少还是让人有点唏嘘和感慨。
没有值与不值,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买方和卖方在公告中花了很大篇幅去解释一个相对专业和陌生的词语:EV/EBITDA。
公告还罗列了很多同类酒管集团的数据,最终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这笔收购挺划算。
而在过去的报道中,甚至有媒体用到了“抄底”一词。
《酒管财经》认为,用24.97亿元的价格,收购拥有万达瑞华、万达文华等9大品牌,且有204家在营酒店和376家待开业酒店的万达酒管,只能说是很合理。
对于万达整个大盘而来,缺钱依然是“主旋律”。很多业务都可以摆上货架,差异无非是卖多少钱和卖给谁的问题。
单说这笔交易,万达酒店发展交易带来的资金,如获批可用于向全体股东分红,将有助于万达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而将酒管业务卖给同程旅游——一家正在强势布局酒管业务的互联网旅游公司,也算是给这些门店找了一个好归宿。
一个行业大咖跟《酒管财经》聊天时提到,万达酒管业务被同程收购,要好过卖给同行或者个别煤老板。这对于万达、同程、行业都是好事情。
对于同程来说,它旗下的艺龙酒店科技板块,已经拥有多个酒管集团,涵盖数十个酒店品牌。但是,它依然缺乏一个体量足够大、品牌知名度足够强势、在中高端和高端酒店领域有足够话语权的酒管集团。而万达酒管可以给它补齐这些。

▊ 艺龙酒店科技
不过,这里依然有一个不确定性因素。
众所周知,富力昔日从万达手里接收了77家酒店资产,成为我国最大的高端酒店业主之一。
但是,富力目前处境并不理想。当下,富力地产持有的酒店数量由2024年年中的90家减少至2024年年末的下22家。
出现如此巨幅下滑的原因在于一笔未偿还的债务,使得旗下68家酒店及一幢写字楼被实施资产接管。而该酒店资产就是富力昔日收购万达酒店资产的核心部分。
这种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该资产出现更迭,便意味着上述诸多酒店的业主也随之出现变化。结合过往经历和经验,业主变化之后往往会出现翻牌的情况。
疯狂大猜想:未来还会有哪些变局?
对于酒旅行业,好久没有如此规模的收购动作了。这的确令人感到兴奋。
《酒管财经》认为,这种动作一定不是终点,未来可能还会有很多大变局在等待着大家。
一个是,万达酒店发展是否还会卖卖卖?
在出售上述资产之后,万达酒店发展只拥有物业业务,即投资物业租赁、海外买卖及租赁之物业。
万达酒店发展方面向媒体回应时表示,本次交易仅涉及酒店管理业务的转让,现有万达自持的酒店物业资产仍将由万达集团继续持有。
《酒管财经》认为,未来,万达酒店发展极有可能会继续出售或剥离相关资产。甚至,还有可能像复星之于复星旅文一样,万达将该上市公司进行私有化处理。
另一个是,同程是否还会继续买买买(酒店资产)?
今年是艺龙酒店科技成立的第四个年头,该公司表现出了极大的成长性和扩张性。
艺龙酒店科技凭借收购实现了早起的快速发展,但其对收购标的的标准逐渐提高。当下追求有品质的规模发展。
而此次同程收购万达酒管,让行业思考,高端产品板块获得补充之后,还会有哪些标的会被纳入考察之内?
《酒管财经》认为,同艺龙酒店科技现有酒店产品重合度较高的酒管集团,大概率不会再进行并购。
不过,万达酒管并入之后,同程极有可能还会继续拉高在高端酒店的长板,或会继续寻找合适标的。
结合国内市场情况,那些主做度假品牌、轻资产模式的高端产品、具有明显产品特色的酒店集团,受到关注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比如说:(欢迎朋友们来填空)。
第三个是,未来国内酒店格局,会是什么状态?
当下,“酒店三巨头”的叫法在弱化。原本,锦江酒店、华住集团以及首旅酒店被称为“三巨头”,但因前面两家集团快速成长,首旅逐渐被甩在了身后。
业内现在有“两极”或“四强”的叫法。“两极”其实是指的锦江、华住。而“四强”则是指“锦江、华住、首旅、亚朵”。
当同程收购万达酒管,若后续再将其纳入艺龙酒店科技的序列之后,我国酒店集团的规模排名,是不是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更加关键的是,包括同程、携程、美团等在内的OTA巨头,似乎仍在发力做大酒店板块业务。
比如,携程控股民宿品牌——大乐之野的母公司,新东方投资松赞,美团成立酒管新公司等。亲自下场做酒店,成了OTA平台展开竞争的另外一片战场。
另外,根据艺龙酒店科技旗下各个酒管集团的发展情况来看,那些被收购的酒店品牌似乎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这可能会加快同程在酒店业务板块的布局。
倘若,同程后续又有类似收购万达酒管的大事件发生。那么,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酒店集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是否会冲到行业更靠前甚至是前三的位置?
显然,这既疯狂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