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朱允烨)结局+番外新上热文_(朱允烨)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
片刻之间,夜幕已然降临。
然而朱棣却丝毫没有睡意,反而召唤了自己的孙子。
“皇爷爷,还有何事要交代?”
朱瞻基疑惑地问。
朱棣短暂地沉默了一瞬,随即恢复了常态:“确实还有一件事,我得问问你——建文现今何处?”
提起自己的大侄子,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依然强烈。
整整十年的皇帝生涯,他从未放弃过追寻建文的踪迹。
原因无他,只因当年那个少年君王,那道削藩的命令……若非此令,也许他就早已身陨。
成为皇帝后,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表面虽是为了宣扬大明威仪,可暗地里的初衷只有一个:寻找建文的下落。
除此之外,他还另有安排——让胡嬰专程搜寻建文。
今日,自己居然跨越时空来到这个时代!无论如何,他都得将这侄子找到,当面质问。
“当今时代,建文已失去了皇位,现在被幽禁于冷宫之内。
皇爷爷,您真要见他吗?”
朱瞻基冷静回答。
朱棣微微颔首,“无论如何,我也得亲眼看一看他!”
“我要让他明白,我朱棣治下的大明江山,并不低于他!”
这不仅是想证明给老父看自己的能力,也是想向建文表明,这份天下由自己接手后并不逊色分毫。
想到这里,他沉声开口,“走!”
然后深吸一口气,朝冷宫迈进。
朱瞻基只是轻叹一声,跟在身后默然不语。
二人脚步渐近,最终抵达冷宫门前。
“建文便在此内,皇爷爷,需要我引路吗?”
朱棣却摇了摇头:“不必,这是我和他的私人恩怨,你就在外面候着吧。
放心,我不会有事。”
听到这话,朱瞻基不再多言,默默点头。
随即,朱棣径直走向门口,似乎又想起什么似的停下脚步,望向朱瞻基。
“永乐年间的所有史书,还能找得到吗?”
对方显然领悟到了意图:原来爷爷是打算把这些史实展示给建文看,昭告大明在他统治期间的强大繁荣。
朱瞻基遂不再犹豫,将准备好的永乐年间史料递到朱棣手上。
后者缓缓托起这些书籍,推开了破旧而厚重的宫门。
视线远处,一个瘦弱的身影正蜷缩在角落里。
血迹从他的额头蔓延开来,显得异常骇人。
但即便如此,朱棣还是一眼认出了对方——正是建文,朱允炆。
他们两位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的王者,在此刻终于正面相对。
朱允炆察觉到动静,抬起疲惫的手看向来人。
刹那间,他脱口而出:“四叔!”
但很快,恐惧感迅速爬上心头,取代了初时的激动。
“许久不见,你还记得我是谁啊!”
朱棣语气复杂,缓步走近。
朱允炆下意识后退几步。
朱棣盯着他的举动冷笑:“看来你的确害怕我呀?”
建文死死攥紧双拳,目光与记忆中那位篡位夺权的四叔相撞。
此刻再见,竟有种难言的疏离感。
“你是哪个朱棣?!我不是要逃的人,你不用威胁我!”
建文猛然站定,怒声道。
“你不相信么?我是永乐十年之后的朱棣,如今的大明之主已经当了整整十年!”
朱棣泰然自若,缓缓开口解释。
然而对面少年并未松懈,相反更增添几分愤懑:“我不服!我永远都不会屈服!!”
“要不是皇爷爷没出现,这次削藩我定能成功,还能创建一个全新面貌的大明王朝。”
朱允炆说道。
朱棣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你已经失败了。”
朱允炆摇头否认:“不,我不可能败北!”
随即朱棣狠狠瞪了他一眼,紧接着一巴掌打了过去。
“你这该死的孽畜,竟敢如此狂言!”
“若按照历史进程,你的确实施过削藩!”
“你逼死了湘王,废黜了代王,软禁了周王。”
“混账东西!”
朱允炆挨了一巴掌,脸颊泛红。
他怒视着朱棣!
“你自己看吧!”
朱棣未再言语,只是把史书递了过去!朱允炆心神不定。
接过史书,盯着仔细研读起来!当他看完时,整个人都被震住了。
他看到自己削藩以失败告终,见到永乐盛世盛景,更得知永乐大帝的一生事迹。
朱允炆神情闪烁,情绪起伏难平。
“这绝对不应该,绝不应如此!”
“为何你会成功,怎么可能?!”
朱允炆面如土色,语调中满是呆滞感。
朱棣则仅仅斜视了他一眼,一句不发转身离去。
仅留朱允炆独自于此处郁郁难安。
他紧握着手里的那本史书。
照着历史走向看,是他输了,而且输得相当狼狈。
...
走出冷宫后,朱瞻基正在等候他。
“皇爷爷,问题都解决了?”
朱瞻基看向朱棣询问道。
“嗯,皆已处理妥当。
其实我此番让他来只是为向他证明,永乐比起他的建文并无逊色之处。”
朱棣点头答道。
“这理所当然啊,皇爷爷您所造就的永乐盛世,十个建文也无可匹敌。”
朱瞻基开始谄媚逢迎。
“小滑头倒是学会了拍马屁,从哪儿学来的?!”
朱棣轻拍他孙儿头顶,心中却有几分欢喜。
好歹心中的遗憾也烟消云散了。
毕竟即位以来这十年,始终探寻建文行踪不得解。
可以这么说!这些年他的挂念便是找寻建文真相。
即便永乐十年时无果而返,然而不管怎样,在这个时代总算遇见建文本人,且向他证实了实情。
这就足够圆满了。
"需要处理的事宜均已完毕,我在这一方世界也没什么可留恋的了,这里是他表演的天地,并非我的舞台。
"
听完这些话,
朱瞻基点了下头,随即将祖辈送回至永乐十年时空。
回到后,朱棣瞥了眼孙子。
“去忙该忙之事吧,无论如何,这次事件里,你的表现十分优异。”
朱棣嘴角略弯起。
他已经拜会过妙云和自己的岳父大人,又跟建文见过面。
这些都让他倍感满足,诚挚地足矣。
朱瞻基颔首:"好吧,那我先退下了,不多久我就返回来的。
"朱棣轻轻一挥手。
朱瞻基神色从容一笑,没有任何犹豫立刻重回到了建文时代,因徐达尚在那个年代!朱棣凝视着孙子离去的身影,双眸流光溢彩。
“此小子身上的谜团日益增多了!”
“不论怎么样,务必找个时机详细盘问他一番,到底于谦是怎样惊才绝艳的存在!”
他又想起了于谦这个人。
之前朱瞻基告知他说,这个于谦堪称明朝独一无二的人物,更为明朝续命二百年之久。
如此看来,那时的大明经历了何种风霜呢?
..
朱瞻基再度踏入建文朝代。
见到徐达之时,发现此刻对方正在皇宫四处走动观察。
见到朱瞻基现身,马上挥起手招呼起来。
“小家伙,总算是舍得露面了呀!”
“赶紧行动,快带老夫回去吧,在这儿也无所作为。”
徐达拽住朱瞻基开口讲。
“外祖父大人,难道就不想再多逗留片刻看看么?”
朱瞻基提议说。
徐达摆摆手:“没什么可再多瞧的,应该见识的早就了解完喽。”
“我也该归去了,魏国公府上还一堆事物待处置呢。”
“将来若是方便的话必定还要过来一趟的,届时可不能躲我哦。”
“您放心,到那时候,一定不逃避,等到空档多的时候肯定会探望您的。”
朱瞻基满脸真诚许诺。
“好好好,听了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
徐达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