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数”说绵阳40年丨砥砺四十载 奋进新时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4:33:00    

  40年砥砺奋进,40年沧桑巨变。

  自1985年撤地建市以来,绵阳以破茧成蝶之势,实现了从昔日广袤西部的农业小城,到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再到中国唯一科技城的华丽转身。

  这座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强的城市,用一串串跃动的数字,镌刻下经济腾飞、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壮阔篇章。

经济总量不断攀升

28.06亿

  1985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28.06亿元。

121.63亿

  1993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上百亿台阶,达121.63亿元。

1133.81亿

  2011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达到1133.81亿元。

2313.57亿

  2017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两千亿台阶,达2313.57亿元。

4038.73亿

  2023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038.73亿元。

4344.03亿

  2024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4344.03亿元,是建市之初的154.8倍。

农业基础不断巩固

01

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1985年全市农林牧业渔总产值16.77亿元;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4.05亿元,是1985年的39.6倍。

02

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

  1985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01.3万吨、油料总产量16.6万吨;202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38.7万吨、油料总产量55.24万吨,分别是1985年的1.2倍和3.3倍。

03

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1985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结构比为72.45.321.50.8;2024年农、林、牧、渔、服务业结构比为50.78.432.94.73.3。

04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1985年机械化率约0.8%;2024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超384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9.75%。

工业高质量发展

  ◆40年来,绵阳全市年均工业增加值增速14.3%。

  ◆198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7.91亿元;2024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450.39亿元,是1985年的183.4倍。

  ◆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1457家,实现营收4228.28亿元,是1985年的217倍。

服务业蓬勃发展

198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33亿元;2024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88.73亿元,是1985年的345.8倍。

198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绵阳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2.6%;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绵阳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0.3%。

200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09.36亿元;2017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059.16亿元;2023年突破2000亿元,达到2046.49亿元。

三大需求快速增长

01

投资需求快速增长

  40年来,绵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14.7%。

02

对外贸易稳步增长

  201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2.1亿美元;2024年全市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43.59亿美元。

03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198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57亿元;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02.1亿元;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0.2亿元;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37.9亿元,是1985年的183.3倍。

城市面貌翻天覆地

01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2000年全市城镇化率32.59%;2024年全市常住人口492.2万人,城镇化率56.93%。

02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

  198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593.09公里,铁路1条(宝成铁路)、营运总里程37公里。2024年全市公路总里程25330公里,铁路3条、营运总里程297公里,其中宝成铁路143公里、西成客专121公里、川青铁路33公里。

  1985年,绵阳城区有人民公园1座公园。截至2024年底,城区拥有综合公园、专类公园、郊野公园26个,建成口袋公园91个。

科技创新不断突破

  ◆2015年全市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100亿元,达到103.23亿元;2020年全市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200亿元,达到215亿元;2023年全市R&D经费投入总量236.2亿元。

  ◆1985年11月,绵阳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第一件发明专利申请。截至目前,绵阳市有效发明专利16039件,居全省第二。

  ◆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国家级国防科研院所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72家,2024年突破900家,达到930家。

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01

  截至2024年末,全市共有高校15所,招生(不包含成人教育、开放教育、职业证书教育)5.77万人,在校生18.02万人,毕业生4.7万人,专任教师8867人。

02

  截至2024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60所(不含高校、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在校学生70.13万人,教职工6.0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82万人。

文旅事业长足发展

  ◆1985年全市拥有文化馆9个,图书馆8个,博物馆2个;2025年全市拥有文化馆10个,图书馆10个,博物馆19个。

  ◆2002年,富乐山为我市第一家A级景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2家A级景区。

  ◆2008年全市旅游营收40.18亿元;2023年全市旅游营收819.94亿元。

卫生健康事业成效显著

  ◆1985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875个(三甲0个),卫生技术人员14657人。2024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4347个(三甲15个),较1985年增长396.8%;有卫生技术人员46097人,较1985年增长214.5%。

  ◆2024年全市平均预期寿命达80.75岁。

(来源:《绵阳日报》 视觉绵阳资料图)

相关文章

百度Q1总营收325亿元,萝卜快跑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
2025-05-21 17:51:00
“数”说绵阳40年丨砥砺四十载 奋进新时代
2025-05-21 14:33:00
今年以来首月实现正增长!中央收入4月份增长1.6%
2025-05-20 22:34:00
雷军重大宣布:3nm芯片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2025-05-20 15:39:00
山姆疯狂开店,沃尔玛三个月在中国卖了近500亿
2025-05-20 0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