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两条农村路焕新颜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淑芳
近日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红罗路、龙山路两条村道完成整治、焕新亮相, 助力红罗畲族村、新里村农土特产“出村进城”、招游引客,助推深汕“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驱车行驶在鹅埠红罗路上,沿着宽敞平坦的沥青路蜿蜒向前,错落有致的村寨民居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令人舒适惬意。

红罗路长1824米,呈南北走向,起点南接上北村,终点北至红罗畲族村,是深汕特别合作区进出红罗畲族村主要通道,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因使用年限长,陆续出现坑槽裂缝等问题, 制约了红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对路况进行巡查摸排后,对路面进行了修复,加铺沥青、施划标线,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系数。 “红罗路段完成改造后,路况明显改善了。它不仅大幅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颜值,更便利了村民的日常出行。” 红罗村党支部书记蓝壬生表示。
近年来,红罗畲族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举办篝火晚会、长桌饭、登高孝爱等特色民俗活动,吸引游客进寨进山;培育出红罗特色的蜂蜜、米酒等特产,推出村中的矿泉水品牌“美人泉”。
而在赤石,新里村村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龙山路也旧貌换新颜、穿越碧蓝如玉的赤石河和绿意盎然的农田直达整齐排列的农家小院,村民出行幸福指数不断攀高。

龙山路起点接圆墩村,终点至赤石党群服务中心,全长约4.8公里,沿线经过深涌村、新里村、新厝林村等村落,是村民日常出行、生产劳作以及学生上下学的主要通道。通过整治,龙山路路面状况得到全面改善:路变宽了,原来会车难的问题解决了,还增设了标线标牌,实现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双提升。
新里村位于赤石西南部,发源于莲花山的赤石河穿村而过。目前,通过规模化经营,新里村已成功打造了生态大米这一特色产品,同时,挖掘秋塘古寨和新厝林古寨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发展田园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吸引游客消费。
“路越修越好,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的获得感越来越高,建设美丽乡村也更有奔头了,产业也会越来越兴旺。”新里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刘德志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已完成5条农村路的整治。
(受访方供图)